(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47359.2
(22)申请日 2022.09.19
(71)申请人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6 上海市浦东 新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耀华路251号
(72)发明人 彭阳 余芳强 曹盈 张铭 叶聪
谷志旺 何瑞琦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54)发明名称
构造柱布置方法和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造柱布置方法和装置,
通过生成构造柱布置的设计模型, 求关键节点集
合T={ti}并计算优先级, 合并相同位置的关键
节点, 使关键节点和边的集合形成一个拓扑图结
构G,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布置是否合格
进行检测, 可以自动检查不符合 设计规范的构造
柱, 并给出准确的原因, 能够提高准确度, 减少方
案审查时间, 代替繁重的人工审查工作量。 本发
明对比人工审查方案, 能明显提升精度, 大幅度
减少审查时间, 节约人工 。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15510531 A
2022.12.23
CN 115510531 A
1.一种构造柱 布置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生成构造柱布置的设计模型, 然后提取设计模型中所有砖墙的集合BW={bwi}、 所有结
构墙的集合SW={swi}, 并存储砖墙及结构墙的中心线的两端点坐标; 再提取设计模型 中所
有构造柱的集合BC ={bci}、 所有结构柱的集合SC={sci}, 并存储构造柱和结构柱的截面中
心的坐标;
基于所有砖墙的集合BW={bwi}、 所有结构墙的集合SW={swi}和砖墙及结构墙的中心
线的两端点坐标及所有构造柱的集合BC={bci}、 所有结构柱的集合SC={sci}和构造柱及
结构柱的截面中心的坐标, 求关键节点集合T={ti}并计算优先级, 其中, i表示砖墙、 砖墙、
构造柱、 结构柱或关键节点的编号;
合并相同位置的关键节点;
两两配对关键节点th和tj, 判断th和tj之间是否存在砖墙bwi, 若th和tj之间存在砖墙
bwi, 则将关键节点th和tj以一条边连接,以使关键节点和边的集 合形成一个拓扑图结构G;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 布置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 求1所述的构造柱布 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求 关键节点集合T ={ti}并计算优
先级, 包括:
(1)每个砖墙bwi的两个端点, 优先级为1;
(2)砖墙与砖墙的交点, 即BW*BW, 优先级为2;
(3)每个构造柱bci, 优先级为3;
(4)结构墙与砖墙的交点, 即SW*BW, 优先级为 4;
(5)每个结构柱sci, 优先级为5;
(6)每个结构墙swi的两个端点, 优先级为6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 布置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合并相同位置的关键节点, 包括:
两两配对关键节点th和tj, 若th到tj的距离小于0.1米, 则 从T中删除th和tj, 同时在T中
增加一个新的关键节点tk, 增加的关键节点tk的坐标为th和tj坐标的平均值, 关键节点tk的
优先级为ti和tj优先级的较大者, 效果是将 2个关键节点合并为1个; 其中, h、 j、 k∈i, 重复本
步骤, 直到无法合并任何两个关键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的构造柱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判断关键节点th和tj之间是否存
在砖墙bwi, 包括:
循环遍历砖墙集合BW={bwi}, 基于砖墙的中心线的两端点坐标, 若关键节点ti和tj都
距离同一 砖墙bwi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 0.1米, 则判断关键节点间存在砖墙bw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柱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布置
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包括:
遍历关键节点集合T, 若有关键节点tm仅通过一条边连接1个其它关键节点, 且关键节点
tm的优先级等于1, 则关键节点tm为砖墙的墙端; 基于构造柱的截面中心的坐 标, 若判断该 关
键节点tm无构造柱及更强约束, 则关键节点tm的检测结论 为tm处墙端缺少构造柱, m∈i。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柱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布置
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包括:
遍历关键节点集合T, 若有关键节点tn的优先级等于2, 则该关键节点tn为砖墙交点; 基
于构造柱的截面中心的坐 标, 若判断该 关键节点tn无构造柱及更强约束, 则关键节点tn的检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10531 A
2测结论为关键节点tn处交点缺少构造柱, n∈i。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柱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布置
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包括:
遍历关键节点集合T中优先级为3的所有关键节点tp, 采用dijkstra算法, 基于构造柱的
截面中心的坐标, 计算拓扑图G中的关键节点tp与其它构造柱的最短距离, 若存在距离小于
1.0米, 则该关键节点tp的检测结论 为tp处构造柱过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柱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布置
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包括:
遍历关键节点集合T中优先级为3的所有关键节点tq, 采用dijkstra算法, 计算拓扑图G
中的关键节点tq与优先级为3、 4、 5和6的关键节点 的最短距离, 标记关键节点集合T与所关
联的砖墙及结构墙的墙厚及墙高, 其中, 若砖墙及结构墙为200mm的厚墙, 所有最短距离都
设置为大于5.0米; 若为砖墙及结构墙为100mm的厚墙, 所有最短距离都设置大于4.0米; 若
所有最短距离都大于2H, H为所关联的砖墙或结构墙的墙厚的墙高, 则检测结论为tq处的构
造柱距离过远。
9.一种构造柱 布置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构造柱方案输入模块, 用于生成构造柱布置的设计模型, 然后提取设计模型中所有砖
墙的集合BW={bwi}、 所有结构墙的集合SW={swi}, 并存储砖墙及结构墙的中心 线的两端点
坐标; 再提取设计模型中所有构造柱的集合BC={bci}、 所有结构柱的集合SC={sci}, 并存
储构造柱和结构柱的截面中心的坐标;
计算模块3, 用于基于所有砖墙的集合BW={bwi}、 所有结构墙的集合SW={swi}和砖墙
及结构墙的中心线的两端点坐标; 再提取设计模型 中所有构造柱的集合BC={bci}、 所有结
构柱的集合SC={sci}和构造柱及结构柱的截面中心的坐标, 求关键节点集合T={ti}并计
算优先级, 其中, i表示砖墙、 砖墙、 构 造柱、 结构柱或关键节 点的编号; 合并相同位置的关键
节点; 两两配对关键节点th和tj, 判断th和tj之间是否存在砖墙bwi, 若th和tj之间存在砖墙
bwi, 则将关键节点th和tj以一条边连接,以使关键节点和边的集合形成一个拓扑图结构G;
基于拓扑图结构G, 对构造柱 布置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审查结果输出模块, 用于对构造柱 布置是否合格的检测结果进行输出。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10531 A
3
专利 构造柱布置方法和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36: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