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37923.4
(22)申请日 2022.08.05
(71)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72)发明人 蔡向群 李卫琪 戴树岭 赵永嘉
雷小永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专利代理师 周长琪
(51)Int.Cl.
G06F 30/15(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试飞的起 落架气动特性 辨识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试飞的起落架气动
特性辨识方法, 首先通过试飞, 对试飞状态点及
试飞数据进行采集; 然后利用刚体运动学方程对
飞机气动系数进行计算;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飞机
起落架气动数据进行辨识; 最后建立起落架气动
特性非线性模型, 并对结果进行校核。 本方法解
决了利用试飞进行起落架气动特性建模过程中,
无法对起落架位置、 迎角、 马赫数之间实施控制
变量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 结果准确性
有着明显提高; 此外, 本方法给出了简单可靠地
起落架模型精确性校核 方法, 能够简单快速度的
验证本方法得到的模型精确性, 从而提供了结果
可靠性评判标准; 本方法通用性强, 适用于各种
具有可收放起落架装置的飞机型号, 算法简单,
易于编程实现。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5358005 A
2022.11.18
CN 115358005 A
1.一种基于试飞的起 落架气动特性 辨识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试飞状态点及试飞数据获取;
各个试飞状态点以 以下条件进行组合将构成试飞矩阵进行 试飞:
a、 重量及重心: 中等飞行重量, 以25%Mac为重心;
b、 马赫数: 根据被辨识飞机速度包线, 从最小机动速度开始, 以每20%最大起落架放下
马赫数间隔, 直到最大起 落架放下马赫数;
c、 高度: 根据被辨识飞机高度包线, 从距地高度500英尺开始, 以每20%最大起落架放
下飞行高度为间隔, 直到最大起 落架放下飞行高度;
d、 襟翼构型: 该机型支持的每种襟翼构型状态;
试飞过程中, 记录下述数据:
1)重量数据: 飞机初始重量、 转动惯量和惯性积、 燃油消耗 量;
2)几何外形 数据: 机翼面积、 平均气动弦长等数据;
3)操纵面数据: 水平安定面、 升降舵位置、 起 落架归一 化位置、 发动机油门角度;
4)飞行状态数据: 飞机表速、 真空速、 马赫数、 垂直速度、 动 压、 气压高度、 飞机三轴加速
度、 角速度、 角加速度、 姿态角、 迎角等;
步骤2:飞机气动系数计算;
根据记录的试飞数据, 利用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对每一个试飞状态点飞机升力、 阻
力、 俯仰力矩系数时间历程数据进行求解, 并将每一个试飞状态点数据分成三部分: M2311
机动数据、 起 落架收上 数据、 起落架放下 过程数据和起 落架放下 数据;
步骤3: 结合步骤2的M2311数据, 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操纵面气动数据进行辨识, 得到升
降舵导致的升力系数导数、 升降舵导 致的阻力系数导数、 升降舵导 致的俯仰力矩系数导数;
步骤4: 起 落架气动特性模型建立;
对于步骤2得到的每一个试飞状态点数据, 利用起落架放下过程数据和起落架收上数
据分别建立起落架动态气动数据和稳态数据, 并结合步骤3中气动舵面气动数据建立起落
架非线性气动模型;
步骤5: 模型精确性校核;
利用起落架收上数据、 非线性模型及起落架放下数据之间的关系, 对模型进行校核, 确
认模型精确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试飞的起落架气动特性辨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试飞
方式为: 每次试飞从起落架收上状态开始, 首先保持5s定常平飞; 进行一次升降舵M2311机
动; 再进行一次起落架放下测试, 具体为: 恢复定常平飞后放下起落架, 在起落架放下过程
中保持飞机 速度、 高度不变; 起 落架完全放下后, 再保持5s定常平飞后结束该状态点飞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试飞的起 落架气动特性 辨识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4方法为:
1)得到起 落架收上时气动系数关于 迎角‑马赫数插值表, 表示 为:
CagearUp(alpha,mac h)=Table(alpha,mac h),a=L,D,M
式中, CagearUp(alpha,mach)为起落架稳态收上模型; alpha为飞机迎角; mach为飞机马
赫数; a=L,D,M时, CLgearUp(alpha,mach)、 CDgearUp(alpha,mach)、 CMgearUp(alpha,mach)分别表
示起落架收上时升力系数、 阻力系数与俯仰力矩系数关于 迎角‑马赫数插值表;
以上述相同方式得到起 落架稳态放下模型CagearDn;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58005 A
22)取步骤2中起落架放下过程计算得到的气动系数, 减去该次试验时起落架收上的稳
态数据, 并减去升降舵变化带来的气动系 数影响, 得到由于起落架放下导致的气动系 数增
量ΔCagear, 表示为:
ΔCagear(gearPos)=CagearDyn(gearPos) ‑CagearUp‑Δ δCaδ,a=L,D,M
式中, gearPos为 起落架归一 化位置, 收上为0, 完全放下为1;
3)起落架气动特性模型
对整个放下过程迎角及马赫数进行平均, 得到该试飞状态点的迎角和马赫数; 进一步
得到起落架放下动态的气动系数关于 “起落架位置 ‑迎角‑马赫数”插值表, 表示 为:
ΔCagear(gearPos)=Table(gearPos,alpha,mac h),a=L,D,M
上式中得到的ΔCagear(gearPos)即为起落架气动特性模型, 根据输入的起落架位置、 迎
角及马赫数 得到对应起 落架气动力矩系数增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试飞的起落架气动特性辨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使
用5s稳态数据进行平均, 使结果更加精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试飞的起落架气动特性辨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 中, 具体
校核方法为
当输入起落架位置为1时, 起落架稳态收上模型、 起落架模型及稳态放下数据之间应当
具有以下关系:
CagearDn(alpha,mac h)=ΔCagear(gearPos=1)+CagearUp(alpha,mac h)+ ε (10)
a=L,D,M
当建立的起落架模型足够精确时, CagearDn(alpha,mach)及ΔCagear(gearPos=1)+
CagearUp(alpha,mach)相等, 式中ε趋近于0; 当ε>5 %的CagearDn(alpha,mach)时, 表示模型误
差较大, 需要对建模过程中数据采集、 计算过程进 行检查, 对模型修正, 使 ε减小至满足模型
精度要求。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358005 A
3
专利 一种基于试飞的起落架气动特性辨识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39: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