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4210 5.3
(22)申请日 2022.08.08
(71)申请人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双龙航
空港经济区机场路9号太升国际A2栋
14层1402- 34号
申请人 贵州正建 兴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
司
(72)发明人 沈志平 刘慧 付君宜 孙洪
许飞洲 张晋 杨欣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安瑞克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11902
专利代理师 焦丽
(51)Int.Cl.
G06F 17/18(2006.01)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各类动力触探试验指
标间的转 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岩土工程原位试验领域一种
考虑多次碰撞的各类动力触探试验指标间的转
化方法, 该方法首先计算土体对探杆的加速度初
始值, 之后计算第i次碰撞后的落锤速度、 探杆速
度、 探杆动能增量, 直到碰撞后落锤的速度等于
探杆的速度或落锤的速度等于0, 停止计算; 将每
次碰撞后探杆动能增量总和和落锤最终时的动
能之和作为动力触探有效锤击能, 使用动力触探
有效锤击能修正土体对探杆的加速度, 使用迭代
法修正动力触探有效锤击能; 计算转化前动力触
探试验有效锤击能, 使用迭代法计算转化后动力
触探锤击 数。 本发明可为不同种类动力触探试验
指标间的相互转 化提供指导作用。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页
CN 115329274 A
2022.11.11
CN 115329274 A
1.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各类动力触探试验指标间的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S1, 使用下式计算土体对探杆的加速度a初始值:
m=lm'+m”
其中, M为落锤质量; h为落锤落距; m为探杆质量; N为动力触探锤击数; l为探杆长度, m ’
为每延米探杆重量, m ”为导杆、 锤垫、 探 头总质量;
步骤S2, 计算重力加速度g与土体对探杆的加速度a的比值 k:
步骤S3, 使用下式分别计算首次碰撞后落锤速度V1和探杆速度 v1, 首次碰撞探杆动能增
量ΔE1;
其中, e为动力触探试验所用钢材碰撞恢复系数;
步骤S4, 计算第2次碰撞前落锤速度V2,0, 探杆速度v2,0:
其中, Δvn‑1=Vn‑1‑vn‑1, n=2, 则Δv1=V1‑v1;
步骤S5, 使用下式计算第 2次碰撞后落锤速度V2和探杆速度 v2, 第2次碰撞中探杆动能增
量ΔE2: 其中n=3,
步骤S6, 依次更新n值,重复上述步骤S4及步骤S5, 得到第i次碰撞后落锤速度Vi和探杆
速度vi, 以及第i次碰撞中探杆动能增量ΔEi, 直到Vi=vi或Vi=0, 记为第j次碰撞, 结束计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329274 A
2算;
步骤S7, 使用下式计算 最终状态下的落锤中的动能:
其中, V终止为碰撞循环计算终止时落锤的速度;
步骤S8, 使用下式计算动力触探有效锤击能:
步骤S9, 根据下式计算加速度a, 并通过迭代的方法计算有效锤击能E;
步骤S10, 利用步骤S1~S9, 计算转化前锤击能E(M1,m1’,m1”,l1,N1)以及转化后锤击能E
(M2,m2’,m2”,l2,N2), 其中, 首次计算转化后锤击能E(M2,m2’,m2”,l2,N2)时, 令N2=N1, 并根据
下式计算第一次迭代计算得到的转 化锤击数N2;
其中, A1为转化前动力触探试验探头截面面积, A2转换为的动力触探试验探头截面面
积, M1为转化前动力触探试验的落锤重量, m1’为转化前每延米探杆质量, m1”为转化前导杆、
锤垫、 探头质量总和, l1为转化前探杆长度, N1为转化前实测 锤击数; M2为转化后落锤重量,
m2’为转化后每延米探杆质量, m2”为转化后导杆、 锤垫、 探头质量总和, l2为转化后探杆长
度, N2为转化锤击数;
步骤S11, 将第一次迭代 计算得到的转化锤击 数N2, 带入步骤S1~S9, 计算转化后锤击能
E(M2,m2’,m2”,l2,N2), 并根据步骤S10公式计算得到第二次迭代计算得到的转 化锤击数N2;
步骤S12, 将第i次迭代 计算得到的转化锤击 数N2, 带入步骤S1~S9, 计算转化后锤击能E
(M2,m2’,m2”,l2,N2), 并根据步骤S10公式计算得到第i+1次迭代计算得到的转 化锤击数N2;
步骤S13, 若第i次迭代计算得到的转化锤击数与第i+1次迭代计算得到的转化锤击数
相等, 则结束循环迭代计算, 并以最后一次计算得到的锤击数作为 最终转化得到的锤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动力触探杆长修正值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步骤S1中N取贯入10 cm时的锤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动力触探杆长修正值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步骤S3前还 包括:
获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的动力触探试验所用钢材碰撞恢复系数 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动力触探杆长修正值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步骤S9中通过迭代的方法计算有效锤击能的方法包括:
将步骤S9中计算获得的加速度a带入步骤S2, 并依序计算至步骤S9, 计算出新的加速度
a, 再将新的加速度a带入步骤S2, 并依序计算至步骤S9, 计算出更新的加速度a, 如此循环计
算, 直到相 邻两次计算得到的加速度a差值小于预设差值, 并以最后一次计算得到的有效锤
击能作为 最终有效锤击能的计算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动力触探杆长修正值计算方法, 其特征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329274 A
3
专利 一种考虑多次碰撞的各类动力触探试验指标间的转化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40: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