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64268.1 (22)申请日 2022.08.11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战略支援 部队航天 工程大学 地址 101416 北京市怀柔区八一路1号 (72)发明人 洪延姬 叶继飞 王思博 金星  邢宝玉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462 专利代理师 宋磊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F 111/04(2020.01) (54)发明名称 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优化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在大样 本实验数据基础上, 从三个方 面对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进行了 优化设计: 第一, 在给定的体积和重量的约束下, 为给微纳卫星平台提供最持久的姿态和轨道改 变的动能, 需要 提高激光微推力器的总冲。 第二, 在给定能源和质量要求的情况下, 为实现更大的 动能转换, 即将电能转换为动能, 需要优化激光 微推力器的效率。 第三, 为满足微纳卫星应急响 应情况下的应用需求, 激光微推力器需要在给定 功率的约束下, 给卫星平台提供快速的机动变轨 能力。 能够涵盖典型的长寿命、 强机动、 高效能等 卫星平台对激光微推力器能力要求, 方法可操作 性强, 能够直接用于激光微推进性能的设计, 对 于激光微推力器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5358059 A 2022.11.18 CN 115358059 A 1.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针对微纳卫星不同的任 务需求和 不同的应用场景, 激光微推力器需要提供 的推进能力不同, 当给定体积和重量约 束时, 为了给微纳卫星平台提供最持久的姿态和轨道改变的动能, 需要提高激光微推力器 的总冲: 1.1, 拟合得到不同靶带燃料层厚度下比冲极大值与激光脉宽的直线方程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根据试验数据, 以激光脉冲为横坐标, 比冲为纵坐标, 绘制不同靶 带燃料层厚度下 的激光脉冲宽度和比冲的关系图, 得出在相同激光脉宽下, 靶带燃料层越 薄, 其比冲平均值越大; 在 同一靶带燃料层厚度下, 比冲随激光脉宽的增大存在一个极大 值; 靶带燃料层厚度越大, 比冲极大值越小, 与其相对应的脉宽也越大; 连接不同靶带厚度 下的比冲极值大点, 拟合得到不同靶带燃料层厚度对应的比冲极大值的直线方程(1)以及 不同靶带燃料层厚度下, 比冲极大值与激光脉宽的直线方程: Ispmax=f(h)                         (1) τ =f(h)                            (2) 其中, 比冲最大值 为Ispmax, 激光脉宽为 τ, 靶带燃料层厚度为h; 1.2, 优化比冲和靶带厚度 由1.1可知, 靶带燃料层越薄, 比冲越高, 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 靶带燃料层需要附着 在特定厚度的靶带基底层薄膜上, 靶带燃料层越薄, 则在一定体积 内有效燃料所占的比例 就越小, 因此优化总冲需要综合优化比冲和靶带厚度: 对于限定体积的激光烧蚀微推力器, 靶带缠绕在一个圆环上, 圆环半径为r, 厚度为D, 靶带缠绕最大外径为2R, 则靶带 所占的总体积为: Vtape= π*(R2‑r2)*D                       (3) 假设靶带燃料层厚度为h, 透明基底厚度为H, 靶带燃料层 密度为ρ, 则总冲I 为: I=Vtape*h/(h+H)*ρ *g*Ispmax                 (4) 将公式(1)代入公式(4), 可 得到总冲I与靶带燃料层厚度h之间函数关系: I=Vtape*h/(H+h)*ρ *g*f(h)                 (5) 令d(I)=0, 求得最佳靶带燃料层厚度hopt, 根据公式(2)推出对应的激光脉宽τopt, 最后 将结果代入公式(5), 可 得出最优的总冲Iop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给定能源和质量约束时, 为实现更 大的动能转换, 需要优化激光微推力器的效率, 下面采用比冲和冲量耦合系 数相互耦合设 计的方法实现激光烧蚀效率 最优: 2.1, 烧蚀效率 ηAB、 冲量耦合系数Cm和比冲Isp的关系为 2 ηAB=CmvE=CmIspg                    (6) 其中, vE为喷射速度, g为重力加速度; 2.2, 由式(6)可知, 冲量耦合系数和比冲的乘积具有上限,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 绘制靶 带燃料层厚度、 激光脉宽以及冲量耦合系数的关系图, 结合 公式(6)得出烧蚀 效率的最优数 值, 再结合试验数据得到其对应的靶带燃料层厚度和激光脉宽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为了满足微纳卫星应急响应情况 下的应用需求, 当激光 微推力器在给定功率时, 需要给卫星平台提供 快速的机动变轨能力: 3.1, 已知功耗限制优化推力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58059 A 2通过正交试验可得, 在相同靶带燃料层厚度 下激光脉宽越大, 单脉冲冲量越大; 在同一 激光脉宽下, 靶带燃料层厚度越大, 单脉冲冲量越大; 在同一靶带燃料层厚度下, 单脉冲冲 量P与激光脉宽 τ存在线性的函数关系: P=f( τ )                         (7) 每一个靶带燃料层厚度下, 激光脉宽 τ 需要满足: τ ≥t                            (8) 其中t为能够烧穿某一特定厚度的靶带燃料层的最小激光脉宽; 假设激光微推力器的平均功耗限制为Wmax, 激光脉宽为τ, 单位为 μs, 单脉冲冲量为P, 激 光的功率密度为E, 光斑面积为 Q, 激光器烧蚀频率 为f, 平均功耗 W需要满足以下关系: W=Q*E*f* τ*10‑6≤Wmax                      (9) 结合公式(7) ‑(9), 得出限制功耗下的最大平均推力Fmax: Fmax=Wmax*P/(Q*E* τ*10‑6)                   (10) 以增大机动性能为目标, 由于在同一激光脉宽下, 靶带燃料层厚度越大, 单脉冲冲量P 越大, 由(10)式可知, 此时的最大平均推力 Fmax就越大, 因此在已知功耗限制优化推力时的 步骤为: (1)在靶带染料层设计范围内, 选择最大的靶带染料层厚度h; (2)在激光器的性能范围内减小激光脉宽 τ; (3)根据公式(9)优化烧蚀频率f; 3.2已知推力需求下优化功耗 在达到推力要求的前提下, 需要降低激光 微推力器的功耗 假定靶带层厚度h, 在激光的功率密度为E, 光斑面积为Q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 任务需 求推力为Fneed, 即 f*P=Fneed                            (11) 结合公式(7), (9)以及(1 1)可得最小功耗 为: Wmin=Q*E*Fneed* τ*10‑6/f( τ )                  (12) 其中τ ≥t 即, 靶带层厚度确定时, 满足推力F的条件下, 通过减小激光脉宽 τ, 来降低功耗 W。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358059 A 3

.PDF文档 专利 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优化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优化方法 第 1 页 专利 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优化方法 第 2 页 专利 靶带式脉冲激光微推力器推进性能优化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43: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