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007611.5 (22)申请日 2021.08.3 0 (71)申请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 风中 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72)发明人 徐义博 李伟 林德佳 郑颢  王玉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黄华莲 郝传鑫 (51)Int.Cl. G06F 30/15(2020.01) G06F 30/17(2020.01) G06F 30/23(2020.01) G06F 30/27(2020.01)G06F 111/10(2020.01) G06F 111/04(2020.01) G06F 119/14(2020.01) G06F 111/06(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汽车B柱及汽车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确定B柱在侧碰工况 中的变形模式; 根据变形模式, 沿竖直方向将B 柱 划分若干个功能区; 根据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建 立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 将各功能区的厚度参 数作为设计变量, 以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各分 区的厚度参数取样, 将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样本 值代入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仿真计算, 得到仿真计算结果; 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和厚度参 数构造响应面函数, 基于 响应面函数进行多目标 优化, 以得出厚度参数的最优解组。 本发明中的 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汽 车B柱及汽车能够降低对 个人经验的依赖性和人工投入, 更加合理地提高 材料的分配率和利用率, 有利于汽车B柱轻量 化。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15221606 A 2022.10.21 CN 115221606 A 1.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根据目标 车型确定B柱在侧碰 工况中的变形模式; S2、 根据所述变形模式, 沿竖直方向将B柱划分若干个功能 区; S3、 根据各 所述功能 区的厚度参数建立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 S4、 将各所述功能区的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 以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各分区的厚 度参数取样, 将各所述功 能区的厚度参数样本值代入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仿真计 算, 得到仿真计算结果; S5、 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和厚度参数构造响应面函数, 基于响应面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 以得出厚度参数的最优解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S2步骤中, 所述功能区 包括刚性区、 搭接区和变形区, 所述搭接区用于与汽车门槛和/或A柱连接, 各功能区的厚度 参数的取值范围满足以下 条件: 所述刚性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变形区和搭接区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区还包括加强区和 保持区, 所述加强区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持区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接区包括第一搭接区 和第二搭接区, 所述第一搭接区用于与汽车门槛连接, 所述第二搭接区用于与汽车A柱连 接; 所述保持区包括第一保持区和第二保持区, 所述加强区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区和第二保 持区之间; B柱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搭接区、 第二保持区、 加强区、 第一保持区、 变形区和第 一搭接区。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3步骤具体包 括: 根据所述变形模式设置各 所述功能 区的厚度参数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2步骤中, 相邻两个所述 功能区的相 接处包含有过渡区; 所述S3步骤中, 各所述功能区的厚度参数包括所述过渡区 的厚度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构造所述过渡区的厚度参数 的步骤如下: 将各所述过渡区沿着竖直方向以固定的单位长度划分为若干个子单 元; 所有所述子单元中, 至少有m个连续的子单元以与该过渡区相邻的其中一个功能区的 厚度为基础值, 以相同的差值依 次递进赋予每个子单元厚度值, 使得子单元 的厚度逐渐接 近另一个相邻的功能区的厚度; 其中, 所述差值为与该过渡区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区当前 厚度取值的差与(m+1)的比值。 8.如权利要求7 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S3步骤中, 还 包括: 根据所述变形模式确定厚度系数, 所述厚度系数为每1mm的厚度差对应的竖直方向长 度; 根据所述厚度系数计算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长度, 所述过渡区的长度为与之相邻的两 功能区的最大厚度差与厚度系数的乘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构造所述过渡区的厚 度参数步骤中, 所述m的计算 步骤如下: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21606 A 2计算所述过渡段相邻的两个功能区的厚度的当前取值的厚度差, 并计算该厚度差与厚 度系数的乘积; 计算所述乘积与所述子单 元的长度的比值, 即得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过渡区内超出m个之外的 子单元赋值为与之相邻的功能 区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所述S5步骤之后还 包括: S6、 将所述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 结合入整车侧碰有限元模型; 将所述厚度参数的最优解组代入整车侧碰有限元模型中, 得 出计算结果;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 目标车型的侧碰要求; 若满足, 则停止计算, 得出的最优解组即 为最终结果; 若不满足, 则返回S2。 12.如权利要求1 1所述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所述S6步骤之后还 包括: S7、 根据实际制造因素调整功能区和过渡区的划分, 调整厚度参数的取样以形成实际 厚度参数样本值, 所述实际制造因素包括成型情况和轧制方向; 将实际厚度参数样本值代入整车有限元模型中, 验算是否满足目标车型的侧碰要求; 若满足, 则确认实际厚度参数样本值为最终结果; 若不满足, 返回上一步, 重新形成实际厚 度参数样本值。 13.一种汽车B柱, 其特征在于, 由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汽车B柱 的设计方法设 计得出。 14.一种汽车,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B柱。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21606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55: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