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676453.6 (22)申请日 2021.06.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4082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9.17 (73)专利权人 河南大学 地址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 85号 (72)发明人 崔耀平 李梦迪 邱林 单燕祥  朱连奇 史志方 张香  (74)专利代理 机构 哈尔滨市文 洋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23210 专利代理师 范欣 (51)Int.Cl. G06F 30/27(2020.01) G06K 9/62(202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26(2012.01) G06F 111/10(2020.01)(56)对比文件 CN 112949189 A,2021.0 6.11 CN 111047099 A,2020.04.21 CN 110991885 A,2020.04.10 CN 106295233 A,2017.01.04 CN 10757 7913 A,2018.01.12 CN 111539450 A,2020.08.14 JP 20140852 29 A,2014.0 5.12 CN 111967544 A,2020.1 1.20 邵维懿 等.贵州省织金县地质灾害危险性 区划研究. 《湖南师 范大学自然科 学学报》 .2013, 第36卷(第2期), 乔德京 等.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的滑坡易 发性评价. 《西安科技大 学学报》 .2020,第40卷 (第2期), 张辉 等.滇东北滑坡孕灾环境因子敏感性 分析. 《人民长江》 .2020,第51卷(第1 1期), F.C. Dai,et al.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 gement: an overview. 《Engineering Geology》 .2002, (续) 审查员 郭晓晓 (54)发明名称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57)摘要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 发性评判方法, 解决 了现有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可靠性差的问题, 属 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领域。 本发明包括: 确定滑 坡点位置及相关的致灾因子数据; 获取致灾因子 数据的离散区间, 每个离散区间对应一个分级类 别, 采用面积分类比曲线与权重比指数曲线交点 及拐点对区间进行优化; 统计优化后的各离散区 间面积及对应滑坡点数, 获取滑倾度指数; 利用 地形表面模型DEM构建河网; 根据河网构建地形 单元; 将每种致灾因子的各个优化区间的滑倾度 指数赋给每个地形单元; 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 其输入为每个地形单元的数据, 输出为每个地形 单元的滑坡易发性 概率值。 [转续页]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3408201 B 2022.07.26 CN 113408201 B (56)对比文件 Fengqiang Wu,et al. .GIS-based Landslide Susceptibi lity Analy sis-Taking Middle and Up per Reac hes of Nujiang River for Exampl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 h Vols》 .2012,2/2 页 2[接上页] CN 113408201 B1.基于地形 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S1、 确定滑坡点 位置及相关的致 灾因子数据; S2、 将致灾因子数据进行离散化, 获得致灾因子数据的离散区间, 每个离散区间对应一 个分级类别, 获取 各个致灾因子在各离 散区间分布面积占比AR; S3、 根据各个致灾因子在各离散区间分布面积占比AR, 获取权重比指数曲线, 采用面积 分类比曲线与权重比指数曲线交点及拐点作为判断标准, 将权重比指数曲线与面积分类比 的曲线的拐点或交点作为区间的端点 值, 获得优化后的区间; 权重比指数Q W为: 其中, H为每一分级类别内的滑坡点数, H0为滑坡点总数; 统计优化后的各离 散区间面积及对应滑坡点数, 获取滑倾度指数为: 其中, TTs表示滑坡点总数与致灾 因子数据所占总体面积的比值, TTa为相应致灾 因子对 应的优化后的区间中存在的滑坡点总数与区间a面积的比值: 若OS>0, 则表示在优化后的区间范围内滑倾度指数OS为正值, 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较 大; 若OS<0, 则表示在优化后的区间范围内滑倾度指数OS为负值, 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若OS≈0, 则表示在优化后的区间范围内滑倾度指数OS接近于零, 不能确定滑坡是否会 发生; S4、 利用地形表面模型DE M构建河网; S5、 计算河网中的连接点得到某一汇水流域的出水点, 结合水流方向数据, 分别提取出 正负地形下的汇水流域, 确定汇水流域所有栅格单元位置, 将正负地形下的汇水流域合并, 得到地形 单元; S6、 将每种致 灾因子的各个优化区间的滑倾度指数 赋给每个地形单元; S7、 构建随机森林模型, 其输入为每个地形单元的数据, 输出为每个地形单元的滑坡易 发性概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2 中, 运用等间距方法将连续型 的致灾因子数据进行离散化, 所使用的各个致灾因子在各离 散区间分布面积占比AR为: 其中, Yi为致灾因子数据的第i个分级类别对应面积, Ys为致灾因子数据所占总体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4 中, 利用地形表面模型DE M构建河网, 包括: S41、 根据地形表面模型DEM, 对河流区域内因地形特点设定不同的模拟洼地深度值, 利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3408201 B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56: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