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600861.3 (22)申请日 2021.05.3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3640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9.07 (73)专利权人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 局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6 3号昆 明供电局 (72)发明人 严思齐 周艳平 张瑞颖 欧钰瞧  赵忠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 4205 专利代理师 张志辉 (51)Int.Cl. H02J 3/46(2006.01) H02J 3/18(2006.01) H02J 3/06(2006.01) G06F 30/25(2020.01)G06F 30/27(2020.01) G06N 3/00(2006.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6(2012.01) (56)对比文件 CN 112260282 A,2021.01.2 2 CN 109449945 A,2019.0 3.08 CN 111509703 A,2020.08.07 CN 106026085 A,2016.10.12 CN 1047323 02 A,2015.0 6.24 US 201716 0711 A1,2017.0 6.08 US 20120 65804 A1,2012.0 3.15 JP 2005117787 A,20 05.04.28 刘松 等.“10 kV 配电网合环电流综合调控 策略研究 ”. 《控制与信息技 术》 .2019,(第6期), 李文云 等. “考虑合环调电约束的配电网快 速重构方法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第 47卷(第16期), 审查员 李邱 (54)发明名称 配电网合解环 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系 统及介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 公开了 一种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系 统及介质, 包括: 确定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中的 关键目标函数; 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配 电网和解环 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的数学模型; 通 过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使关键 目标函数最小的Pareto最优解集; 基于目标函数 的Pareto最优解集得到配电网合解环 的调控参 数。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有效减小 合环电流, 保证合环操作的安全性, 改善解环后 配网的网络损耗和电压偏差情况, 并减少合解环 调控次数。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5页 CN 113364047 B 2022.08.26 CN 113364047 B 1.一种配电网合 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的关键目标函数, 所述关键目标函数包括所述 配电网合环时合环回路馈线段的最大负载率、 所述配电网解环后的系统网损、 所述配电网 解环后的各节点的电压偏差及所述配电网在合 解环调控过程中调控设备的总动作次数; 确定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的调控手段, 所述调控手段包括补偿电容器、 变压器分接 头、 功率可控的分布式电源; 以所述关键目标函数为多目标函数, 以所述调控手段为输出调控参数, 以配电网合解 环转供电约束条件为约束条件, 建立配电网和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的数 学模型; 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配电网和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的数学模型求解, 得 到使所述关键目标函数最小的Pareto 最优解集; 基于所述Pareto 最优解集选择所述配电网合 解环的调控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 电网合环时合环回路馈线段的最大负载率, 表示 为: 其中, M为所述配电网合环 回路中馈线段 的总数, Im、 Immax分别表示馈线段m的电流有效 值与允许 载流量, f1表示所述配电网合环时合环回路馈线段的最大负载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 电网解环后的系统网损表示 为: 其中, N为解环后配电网支路总数, Ii、 ri为第i条支路上的电流及电阻值, f2为解环后的 系统网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 电网解环后的各节点的电压偏差表示 为: 其中, G为节点总数, Uj、 分别为解环后节点j电压的实际值和期望值, f3表示电压偏 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 电网在合 解环调控过程中调控设备的总动作次数表示 为: 其中, 和 分别为变压器Ti分接头的初始位置、 第一次调控后的位置和第二次 调控后的位置, 其中Ti=1,2; 和 分别为无功补偿设备Ci的初始投入组数、 第一次 调控后的投入组数和第二次调控后的投入组数, 其中Ci=1,2, f4为调控设备总的动作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3364047 B 2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 所述等式约束包括合解环网络中各节点有功功 率和无 功功率平衡, 所述不等式约束包括所述合解环网络中状态变量的约束和控制变量的约束, 其中, 所述状态变量约束包括电压幅值约束, 所述控制变量的约束包括分布式电源无功出 力约束、 补偿电容器组数约束和变压器分接 头范围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 所 述目标函数和 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网和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的数学模型, 通过多目标粒 子群优化 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使所述关键目标函数最小的Pareto 最优解集包括: S1:设置所述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粒子维度、 种群规模及算法最大迭代次数, 其 中, 每个粒子的维度包括: 变压器第一次和 第二次调控的分接头位置, 无功补偿装置第一次 和第二次调控的投入组数, 分布式电源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控的无功出力; S2:基于所述约束条件生成所述粒子群中每 个粒子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 S3:通过潮流计算, 得到每 个粒子对应的所述关键目标函数, 计算Pareto 最优解集; S4:通过所述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每个粒子的个体最优解及全局最优解, 更新 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S5:若满足所述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收敛条件或达到所述算法最大迭代次数, 则输出Pareto 最优解集; S6:若不满足所述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收敛条件且未达到所述算法最大迭代次 数, 则返回执 行所述步骤S3。 8.一种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系统, 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 配电网合 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关键目标函数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中的关键目标函数, 所述关键 目标函数包括所述配电网合环时合环回路馈线段的最大负载率、 所述配电网解环后的系统 网损、 所述配电网解环后的各节点的电压偏差及所述配电网在合解环调控过程中调控设备 的总动作次数; 数学模型建立单元, 用于以所述关键目标函数为多目标函数, 以所述调控手段为输出 调控参数, 以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约束条件为约束条件, 建立配电网和 解环转供电综合优 化调控的数 学模型; 数学模型求解单元, 用于根据建立的配电网和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数学模型通过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算法求解得到使所述关键目标函数最小的Pareto 最优解集; 调控参数获取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Pareto最优解集得到所述配电网合解环的调控参 数。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 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 1至7中 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合 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3364047 B 3

.PDF文档 专利 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系统及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系统及介质 第 1 页 专利 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系统及介质 第 2 页 专利 配电网合解环转供电综合优化调控方法、系统及介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58: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