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369539.2
(22)申请日 2021.09.28
(73)专利权人 富钛金属科技 (昆山) 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 镇
晨丰东路159号
(72)发明人 张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 合伙) 32257
代理人 殷海霞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1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压合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模 具, 前模具有至
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适配的冲头; 后模上具有第
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 所述第一压合件与第一
铲基连接, 所述第二压合件与第二铲基连接, 当
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
上的待加工产品时, 所述前模带动所述第一铲基
和第二铲基沿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铲基带动
所述第一压合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
品, 所述第二铲基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
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过
所述前模相对 所述后模的运动, 从而带动所述冲
头、 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均朝向待加工产品
运动, 并最终对待加工产品上的腐蚀点和毛刺进
行压合, 从而便于喷沙工艺的实施, 以最终提高
产品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6263008 U
2022.04.12
CN 216263008 U
1.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前模, 所述前模具有至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 适配的冲头;
后模, 所述后模上具有第 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 所述第 一压合件与第 一铲基连接, 所
述第二压合件与第二铲基连接, 当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上的待加
工产品时, 所述前模带动所述第一铲基和第二铲基沿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铲基带动所
述第一压合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所述第二铲基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
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压合件和第 二铲基之间
设有角度调节件, 所述第二铲基通过所述角度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近
待加工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具有后模承载板和后模
受压板, 所述待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上, 所述后模受压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
上且能够相对所述后模承载板运动, 所述第一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受压板上, 所述第二
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 承载板上, 所述后模受压 板具有供 所述第二压合件穿过的通槽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受压板上具有第 一导流
件, 所述第一 导流件限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运动轨 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承载板上具有第 二导流
件, 所述第二 导流件限制所述第二压合件的运动轨 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后模受压 板沿第一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导柱, 所
述后模受压 板和前模具有供 所述导柱穿过的限位槽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模包括前模下压板, 所述
冲头位于所述前模下压 板朝向所述后模的一 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模止压板, 所述前模止
压板与所述前模下压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 所述前模下压板
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具有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下压件, 所述下压件能够在所述容纳
槽沿第一方向活动, 所述前模下压板具有供所述冲头穿过 的下压孔, 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
下压件上且其接触端穿过 所述下压孔朝向所述后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件包括第一下压单元
和第二下压单元, 所述第二下压单元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背
向所述后模的一 面, 所述第一下压单 元具有供所述冲头穿过的安装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263008 U
2压合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产品打磨技 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压合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很多产品采用压铸机生产一次成型, 然而由于生
产过程中长期处于高温、 高压状态, 容易导致生产模具崩料, 从而使得产品上出现很多腐蚀
点, 同时经过压铸机生产的产品通常会有部 分毛刺需要去除, 现有技术中, 通常通过人工使
用电动工具对腐蚀点和毛刺进行打磨, 打磨速度较慢, 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 为了提高效
率, 现有技术中, 可通过喷沙工艺去除腐蚀点和毛刺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直接通过喷沙工
艺去除腐蚀点和毛刺的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喷沙工艺去
除腐蚀点和毛刺的难度较大的缺陷, 提供一种对腐蚀点和毛刺进 行压合以便于后续喷沙的
压合模具。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模具, 包括:
[0005]前模, 所述前模具有至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 适配的冲头;
[0006]后模, 所述后模上具有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 所述第一压合件与第一铲基连
接, 所述第二压合件与第二铲基连接, 当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上
的待加工产品时, 所述前模带动所述第一铲基和第二铲基沿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铲基
带动所述第一压合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所述第二铲基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
沿第三方向靠 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压合件和第二铲基之间设有角度调节
件, 所述第二 铲基通过 所述角度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 近待加工产品。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后模具有后模承载板和后模受压板, 所述待
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上, 所述后模受压板 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上且能够相对所
述后模承载板运动, 所述第一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受压板上, 所述第二压合件设置在所
述后模承载板上, 所述后模受压 板具有供 所述第二压合件穿过的通槽 。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后模受压板上具有第一导流件, 所述第一导
流件限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运动轨 迹。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后模承载板上具有第二导流件, 所述第二导
流件限制所述第二压合件的运动轨 迹。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限制
所述后模受压 板沿第一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导柱, 所述后模受压板和
前模具有供 所述导柱穿过的限位槽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263008 U
3
专利 压合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02: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