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334041.2
(22)申请日 2021.09.26
(73)专利权人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二环路东 二段
29号
(72)发明人 吴永胜 于四辉 刘靖宇 唐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3 02
代理人 贺凤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 钩成型工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 位移传感器用簧
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簧片组件包括相互连接
的电刷丝和簧片, 弯钩成型工装包括下模和上
模, 下模的上表面由上平面和斜平面连接而成,
上平面上设有条形凹槽, 上平 面上还设有四个立
柱和一个弯钩成型凹槽, 条形凹槽与弯钩成型凹
槽相互交叉且交叉区域位于四个立柱合围区域
内, 斜平面上设有固定件; 上模的下端中部设有
凸条。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刷丝中远离簧片一端
的精准弯钩成型, 从而保证了电刷丝的弯钩成型
质量, 并利于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动化加工, 加快
了操作速度, 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产品
的合格率高、 一致性好、 能够 有效定位, 最终使 簧
片组件的电阻稳定性和寿 命都得以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16065177 U
2022.03.18
CN 216065177 U
1.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刷
丝和簧片, 所述簧片上设有安装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
工装包括下模和上模, 所述下模的上表面由横向的上平面和斜平面连接而成, 所述上平面
与所述斜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与所述电刷丝的折弯角度相同, 所述上平面上设有用于放置
所述电刷丝中位于所述簧片以外部 分的条形凹槽, 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与所述
电刷丝的厚度和宽度相同, 所述上平面上还设有四个立柱和一个横向条形的弯钩成型凹
槽, 所述弯钩成型凹槽的径向截面形状与所述电刷丝中远离所述簧片一端的弯钩形状相
同, 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弯钩成型凹槽相互交叉且交叉区域位于四个所述立柱合围区域
内, 所述斜平面上设有与所述簧片的安装孔对应的固定孔且该固定孔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所
述簧片的固定件; 所述上模的下端中部设有凸条, 所述凸条 的径向截面形状与所述弯钩成
型凹槽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上模由上而下插入四个所述立柱合围区域内时, 所述凸
条置于所述弯 钩成型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立柱上靠近四个所述立柱合围区域的内侧表面设有竖向凹槽, 所述竖向凹槽为通槽且其槽
底的径向截面 为圆弧形, 所述上模的四个竖向外边角表面 为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其特征在于: 四个
所述立柱呈长方 形排列且分别位于该长方 形的四角。
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中位于所述凸条其中一侧的表面为斜面, 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中位于
所述凸条另一侧的表面 为横向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电刷丝、 所述条 形凹槽、 所述 簧片的安装孔、 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固定件均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固定件为插销或螺 栓, 若为螺 栓, 则所述固定孔 为螺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065177 U
2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加工工装, 尤其涉及 一种角位移
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 钩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 角位移传感器开始广泛运用, 角位移传感器作为角 度和位置检
测机构来实现从机械运动到电气信号的转换, 是一种重要的位置反馈元器件, 广泛应用于
对高精度、 长寿命有较高技术指标和有各种严酷试验要求的工业、 船舶、 航空、 航天等整机
和精密仪器仪表等。 角位移传感器要求高寿命, 还要求复杂环境条件下有更高的可靠性。
[0003]角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簧片组件上的电刷丝在绕阻或电阻体上接触滑
动, 改变固定电极与簧片组件之 间电阻值的大小, 从而产生变化的电压信号, 实现旋转角度
检测的目的。 角位移传感器内部的簧片组件是重要的电压检测部件, 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
性和弹性, 所以对簧片组件的制造 工艺要求较高。
[0004]簧片组件是位移传感器的关键部件, 根据不 同产品的特性及结构需求, 簧片组件
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 簧片组件最常见结构如图1 ‑图3所示, 包括电刷丝2和簧片3, 电刷丝2
中位于簧片 3以内的部 分和簧片 3之间点焊连接, 电刷丝2上与簧片 3连接的交接处折弯 一定
角度, 电刷丝中远离簧片3的端部设有弯钩1, 簧片3上设有两个安装孔4。 图中的电刷丝2和
安装孔4均为两个,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 其它数量。
[0005]上述簧片组件的传统加工方式如下:
[0006]簧片3初始状态为带两个定位孔的金属片, 其材料为铍青铜, 需经过回火处理, 提
高簧片3的弹性和提高抗变形能力; 电刷丝2采用六元合金丝, 是直径为0.1mm 的金属丝, 拥
有很高的耐磨性和导电性, 把六元合金丝剪成相同的长度, 把10根六元合金丝并排排列并
覆盖一层锌白铜带即形成电刷丝2, 通过点焊的方式将电刷丝2和簧片 3进行焊接固定, 然后
将电刷丝2折弯一定角度, 再在电刷丝2上成型弯钩1, 弯钩1对应的凸起部分用于与电阻体
或绕组接触, 最后在电刷丝2的中间位置焊焊锡, 把电刷丝2的六元合金丝进 行固定, 确保六
元合金丝的一 致性, 再把多余的六 元合金丝切除, 即得到如图1 ‑图3所示的簧片组件。
[0007]上述传统加工方式中, 在对电刷丝2和簧片3进行打弯形成弯钩1的过程中, 没有对
应的工装对电刷丝2和簧片3的位置进行精确的限定, 操作时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 存
在制作速度慢、 效率低下、 合格率低、 一致性差、 位置不对、 无法定位的问题, 最终可能导致
簧片组件的电阻稳定性差、 寿命低等 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刷丝弯钩高精度
成型的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 钩成型工装。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0]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065177 U
3
专利 角位移传感器用簧片组件的弯钩成型工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03:05上传分享